汇森投资(Vision Capital)原创
常州2023年的目标之一是冲刺GDP万亿(2022年全市GDP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达9550.1亿元)。
常州表示,将坚定“招引百亿项目、培育千亿企业、打造万亿产业”的雄心壮志,做好“增量”的文章,保持百亿重大项目招引强度、攻坚力度,带动上下游企业提振信心、做大做强,全力争创国家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022年,常州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七大主要行业中生物医药、机械、电子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36.0%、21.2%、10.9%;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96.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2022年,常州市新能源领域产值已突破5000亿元。其中,在动力电池领域,常州市动力电池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超1700亿元,动力电池产量达108.5GWh,“全国产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在保持动力电池产能领先的同时,常州市并不满足于此,正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迈进。按照规划,到2025年,常州市新能源领域将实现“两个万亿元”目标,包括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要达成发展目标,常州给自己划定的主要任务包括: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动力储能电池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等优势产业链,加强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强化发展竞争力,争创以“发、储、送、用”融合发展为核心的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创新平台。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创新成果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已覆盖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传感器、充电桩等,尤其是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4%,而常州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囊括3400多家产业链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比亚迪、理想汽车、上汽、东风,在新能源光伏产业有天合光能、东方日升,在智能电网装备领域有安靠智电、博瑞电力。此外,常州以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为抓手,还将持续壮大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十百千”工程,着力培育龙头骨干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常州氢湾以“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引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将努力打造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在金融资本领域,常州提出要加快金融资本集聚,推进常州金融商务区建设,努力把常州建成区域性“资本运作中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地方金融,做强做大江南银行、东海证券等地方法人金融,全力推动常州金融投资、产业投资、创业投资集团发展。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引领作用,常州市国资委近年来以全力推进市级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改革为主线,大刀阔斧优化国资布局。全市9户平台公司被重组整合为6个集团公司,市属国有资本不断向战略性、基础性和民生性关键领域集中,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服务提质的中坚力量。2022年,常州宣布将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龙城科创发展基金,下设产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从2023年起,常州市级产业投资基金与科创基金连续三年以不低于50%的额度投向新能源产业,引导各类资本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实业+资本”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加快裂变扩张。同样在2022年,国家电投产业基金与常州合作成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新能源基金,专注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迄今,国家电投产业基金已在常投资了蜂巢能源、九天科技、百佳年代等优质项目。目前,常州市区两级共设立主投新能源的基金27支,总规模264亿元,累计投资常州本地新能源项目70个,投资总额118亿元,撬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超300亿元。常州充分发挥基金招商作用,通过资本引荐落地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2023年6月,常州龙城科创发展基金管委会召开了 2023 年度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华大松禾创投基金、德同合心二期基金、高新投新兴产业基金3 支子基金的设立方案。此次合作的 3 家基金管理机构分别为松禾资本、德同资本、深圳高新投。3 支子基金总规模 21 亿元,围绕常州十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撬动社会资本 18.9 亿元投向智能制造、新能源、新医药等重点产业,并积极引入华大基因、星宇股份等实力雄厚的产业方,有望进一步招引强链、延链、补链关键项目落地,提升本土产业 " 含新量 " 和 " 含金量 "。截至目前,龙城科创发展基金旗下的产业投资基金累计参股 17 支子基金,基金规模 180.03 亿元。母子基金累计投资 129 个项目,投资额 61.56 亿元。所投项目中,实现 IPO 3 个,过会 5 个,进入新三板创新层 3 个,完成再融资项目 56 个。常州市政府专门打造了一个“龙城金谷”,力求做大做强常州基金产业,集聚资本力量,撬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智造名城和金融资本的“双向赋能”。2022年,零碳科技基金宣布落户龙城金谷。这只基金由常州龙城科创发展基金(有限合伙)联合IDG资本、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武进区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及其他社会资本共同成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亿元。重点投资太阳能、风能、动力电池、储能、智能电网、氢能、碳交易及管理等科技创新领域。
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主要从事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和管理,业务涉及金融类金融、综合服务、实业三大领域。截至2022年底,总资产约411亿元,净资产约188亿元;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8.92亿元。常州投资集团为东海证券的实际控制人、持有26.68%股份,江南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有10%股份。旗下的常柴股份是全国农机行业及常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集团持有32.26%股份。金融投资、资本运作是集团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集团依托常创集团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资产管理、产权交易、旅通商务等类金融企业,以及科技、人才服务企业,为全市各类企业提供金融、科技、人才综合服务。旗下常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 年12 月,是常州市政府以市场化手段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的服务平台。集团按照“政策性定位, 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平台综合服务功能,通过“保、贷、投、交、询”联动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为符合政策发展方向的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集成式服务。成立以来,集团年均完成融资、交易额近300亿元,年均服务各类中小企业超千家,为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集团受托管理常州市政府投资基金以及创业投资、科技担保、龙城英才等各类基金总规模逾170亿元,参控股企业87 家;现已形成投融资、交易、双创三大专业服务板块,建成市双创服务平台及市金融服务平台、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等子平台;开创了围绕中小企业发展全过程的“链式”服务及聚集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两大特色服务。
2022年,常州高新区围绕壮大发展智慧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两特三新一智能”特色主导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并通过强化“双招双引”、创新载体建设、加速成果转化等有力举措,放大总部企业的“虹吸”和“聚变”效应,有效集聚一大批高新技术、高端人才和高端项目落地,集聚起了高新区发展新动能。2022年,常州国家高新区引进总投资超1亿美元或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4个,美敦力康辉科技园、合全药业研发中心、比亚迪二期、国能常州二期等4个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成功签约,刷新历史纪录。以光伏产业为例,常州高新区光伏产业经过多年规模化发展,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已集聚了20余家光伏产业链规上重点企业,涵盖除硅料外的所有生产制造环节。天合光伏产业园等产业集聚区竞争力加速提升,涌现出以天合光能、捷佳创、聚和新材料为代表的一大批龙头企业。2023年2月,常州国家高新区举行2023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本次常州国家高新区集中开工项目共35个,总投资281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13个,智慧能源项目4个,新材料项目4个,其他还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新医药及医疗器械项目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
常高新集团
常高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高新集团),是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国有企业集团,成立于1992年。30年来,常高新集团与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的发展紧密联结。 目前,集团资产总额近千亿元,员工4800余人,控股主板(黑牡丹集团)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雪浪环境)各一家,企业主体长期信用评级AAA级。集团业务涉及城市综合运营、互联网数据中心、环境保护、类金融、纺织服装、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集团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发挥区属国有龙头企业作用,努力向“产业投资控股型集团”转型。 集团下属黑牡丹集团成立于1940年,从单一传统的纺织服装企业起步,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改革创新、转型升级,2002年成为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后成为涵盖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纺织服装三大业务板块的国有控股型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规模已经突破300亿元,是全省国有企业混改试点单位之一。 黑牡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结合城市产业升级规划,进行重科技、重资本的新实业投资。自2010年注册资金3亿元的常州牡丹江南创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已成功组建总规模10亿元的宜兴江南天源投资基金,投资了地标科技、集盛星泰等项目。集团下属新苏环保集团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资源再生利用为主业国有环保企业。投资布局有机垃圾资源化、工业废水治理与再生利用、工业污泥资源化等核心产业。 2020年,控股上市公司无锡雪浪环境(股票代码:300385)——无锡雪浪环境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1年。公司业务领域以环保装备制造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 集团下属常金控集团成立于2021年,主营股权投资、融资租赁、融资(及非融)担保、科技贷款等业务,已形成产业基金、母基金、市场化基金三平台协同运作的业务模式,重点投向常州高新区(新北区)“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公司目前已投资基金48支,投资项目283个,管理规模79.15亿元,母基金规模128.97亿元。2023年2月,常高新金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批12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这是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4号——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布后,常州市获批的首单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也是该指引发布后首批发行的全国区县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该债券由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承销,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公司的股权。
2022年,常州高新区新增上市公司2家、报会企业7家、证监局辅导企业5家、新三板“创新层”企业7家,各项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目前,全区上市公司累计18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4家,占全市80%。2023年初,常高新集团投资了高分子化工材料生产商都铂高分子(B轮)、生物制品研发商百瑞吉(E+轮)等项目。
钟楼区是常州主城区,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
对比常州其他行政区,钟楼区的产业标签主要是“智能+制造”,拥有赛兹、冈本工机、依索沃尔塔、华东云计算基地等相关产业项目。钟楼区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微亿智造”联合打造的常州工业大数据云平台,已集聚近600余个人工智能模型,涵盖超300个适应不同场景的功能模块,为常州的“智改数转”提供了强大助力。近年来,总投资10亿元的恩都法、美宜佳,5亿美金的东久新宜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两湖”创新区。2023年5月,钟楼区“两湖”创新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仪式在裕兴新能源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举行。钟楼区共有23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新能源、高端新材料、数字经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计划总投资117.5亿元。其中,裕兴股份多年来深耕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企业之一。裕兴再次投资建设的三期项目,被列为2023省重大项目。项目拟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元,产品主要用于太阳能背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同时向上游前瞻布局,研制特种功能性PET切片,打破高端功能聚酯基膜国外垄断,从源头开始创新,配合公司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薄膜开发,满足对原材料功能性、差异化的需求。
钟楼金隆控股集团/钟楼科创
钟楼科创基金由钟楼区人民政府、常州钟楼金控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总规模为100亿元,聚焦钟楼优势或主导产业及科技创新产业领域,通过与知名基金管理团队合作,撬动社会资本和优质项目来区集聚。2022年,基金成立后,已经累计投资市场化子基金19支,投资项目78个,已投项目建科股份、东星医疗、聚合新材料成功上市。2022年底, 新能源产业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科摩通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钟楼金控领投,国联金投、明善资本、悦达金泰、敦行资本、平陵集团等机构跟投。中科摩通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专精特新企业,旨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解决方案。公司已成功进入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星星充电、新泉股份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头部客户。2023年,钟楼金控将继续打造产业服务特色品牌,加强与以数字经济、智能终端、新材料等全区重点和优势产业为重点投资方向的市场化基金的合作,继续深挖市场化基金已经投资或潜在投资项目产业落地的可能性。
2023年,武进区精心绘制“产业地图”,将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三张名片”。一是链式发展智电汽车产业。持续做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省内领先、长三角知名的新能源乘用车协同“智”造中心。二是做优做强太阳能光伏产业。瞄准光伏产业前沿科技,强化项目招引、企业培育和技术创新,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蝶变升级。三是前瞻布局氢能产业。抢抓机遇竞速氢能产业新赛道,全力打造产业链完备、创新能力强劲、应用场景丰富、在长三角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氢能发展示范先行区。武进区重点支持常州氢湾建设,现已初步形成涵盖氢气制备和储运、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电池系统、整车制造和加氢站建设运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投资布局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2月,武进区举行新能源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苏文电能智能电气项目奠基仪式。集中开工的16个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158亿元,涵盖新型电力装备、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智电汽车等产业。其中,苏文电能智能电气项目总投资30亿元。达产后将大幅提高产品生产能力,EPCO一站式电能服务运营中心预计服务10万用户。该项目已列入2023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2023年,武进区共有8个产业项目入选2023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涉及创新载体、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数量全市第一,将进一步加速武进区新材料与新技术交叉融合创新,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武进区持续搭建金融资本与产业布局良性互动的创投生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落户。截至2022年7月底,龙城金谷(南区)已累计招引机构583家,注册资本达530亿元。当天,济峰资本、望溪投资、九洲创投、珊瑚资本签约落户龙城金谷(南区)。
国经资本
作为常州市武进区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江苏国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经资本”)深入贯彻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围绕武进区“95X”产业体系,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投“基金群”。江苏国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亚娟表示,2021年底以来,国经资本累计投资、管理22支母、子基金,规模超过310亿元,已投项目近150个,投资规模呈“井喷式”增长。投资项目中,新三板挂牌数8家、上市数达19家。2022年是武进产业基金发展元年,国经资本充分发挥百亿产业投资母基金对各类资源的聚集作用,积极寻找顶流投资机构,相继与IDG资本、国电投基金、武岳峰科创、春华资本、金石投资、元禾重元、济峰资本、华山资本等行业头部机构组建了能源、半导体、机器人、医疗、人工智能等基金……投资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加速全区产业转型升级。
常州经开区产业特色鲜明,既拥有中车戚机公司、戚研所等国字号央企,又拥有中天钢铁集团、今创集团等大型民企。目标是围绕“苏南智造新高地、开放融合先行区”发展定位,加快创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州经开区着力培育先进交通装备、功能新材料、绿色家居、智能电机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其中,200多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 2500余种产品基本实现全产业链配套;锂电池隔膜、玻纤、光刻胶专用化学品等,共有100余家功能新材料企业年产值超600亿元;电机领域有4家行业主板上市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常州经开区产业发展收获了四张“国字”牌:智能微电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常州轨道交通牵引动力及关键零部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常州经开区聚焦总投资816亿元的122个区重点产业项目,锚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的目标。2023年2月集中开工中——常州经开区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暨长海高性能玻纤复合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开工仪式,集中开工2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91亿元。本次集中开工项目涵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城建设、园区更新、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其中,超50亿元项目1个、超20亿元项目2个、超10亿元项目3个、超1亿元项目17个。其中,长海高性能玻纤复合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建成后,将新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度高模量玻纤复合材料和低介电玻纤织物约60万吨。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应用于超大功率海上风电产业,低介电织物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应用于5G高频PCB电路板。该项目建成后,长海将成为一流的高性能玻纤复合材料领军企业。2023年3月,中车戚墅堰所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暨大兆瓦风电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常州经开区举行。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第四批试点单位,中车戚墅堰所是中国中车旗下第一家开展混改的制造类一级子企业,也是常州首家通过产权交易所实施混改的央企核心子企业。中车戚墅堰所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交易引入了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诚通集团4家外部战略投资者,中国中车旗下资本战略跟投,同步实施了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实现了多种所有制资本的共同发展。本次混改,中车戚墅堰所将结合中国中车“一核三极多点”业务布局和常州加快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发展定位,重点投资风电齿轮箱、汽车零部件、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等领域。其中,风电齿轮箱的核心技术源自高铁齿轮传动系统技术创新,是中车戚墅堰所在新能源领域的重点布局,产业规模化发展增速明显。
东方投资
东方投资是经开区主要国资平台。东方投资主要投资方向为生产制造领域。2022年投资了蒸汽节能设备艾肯工业(B+轮)、丝杆电机鼎智科技(定增)等。
截至2022年中,东方投资围绕经开区“四特三新”产业方向,在经开区范围内已累计开展对外股权投资项目13个,合计投资金额为8.5亿元。13家投资企业中,已在国内外挂牌上市的有3家,已股改准备申报上市的有3家。
2023年,东方投资组建常州经开区人才科创集团。
在人才科创基金方面,围绕常州经开区“四特三新”产业定位,成立常州经开区科创产业发展基金,精准投资有技术、有潜力的人才项目,积极为人才搭建“资金池”,加快实现人才、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机整合。
【END】